了解更多解题技巧。
1.目前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绵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低碳生活”是指要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倡导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
A.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
B.轿车定期更换机油
C.使用一次性纸杯
D.周末,某大学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步行回家
2.自信:坚信自己能力和行为力量的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特征,建立在对社会生活的充分理解和对自己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为前提.
下列哪一种情况属于自信?
A.小明的期末考试成绩还不错,但他自己不满意,他发现很多题都因为粗心大意被扣分,所以他认为如果能细心一点,下次遇到同等难度的试卷会考得更好
B.小强的考试成绩一般都比同桌的小军高,因此小强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胜小军一筹
C.小磊发现同班同学小伟的胳膊比自己粗,所以他坚信自己的力气肯定没有小伟大
D.小涛家境贫寒,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对小涛管教不严,所以小涛在学校顽皮乖戾,学习不努力,但小涛坚信“自古寒门出英才”,相信自己将来一定出人头地
3.认知干预:认知干预的原则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决定于其内在的认知观念,个体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其头脑中不合理的认知观念,认知干预就是要以正确的理论知识来改变个体的不合理认知。下列不属于认知干预的是()。
A. 在实施某项手术前,医护人员以正确的医学和生理学知识告诉病人此项手术是必需和安全的,消除病人的焦虑
B. 学校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学校中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他们的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的变化
C. 对于抑郁症患者,给其提供另一种可以解释其观察和经验的概念系统,从而取代其原有的信念
D. 对于渴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在职人员,教师结合其工作实际,向其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4.社会商品购买力: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方面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反映该时期社会有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和市场容量的大小.由于购买力是指对商品的购买能力,因此一切不通过货币结算的实物收支和不是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均不属于社会商品购买力范围.
下列属于社会商品购买力范围的一项是:
A.小李每月按时交纳78元党费
B.小孙每个月从公司领取3000元工资
C.小王每月从所得薪酬中扣除一部分用于交纳个人所得税
D.小张上半年借了小刘4000元买电脑,他这个月将所借款还给了小刘
5.中国学术历来轻“术”。经济学、金融学都是太低级的“术”,所以,它们往往被忽略。遗憾的是,时下的儒家研究学者还是不能走出用文化来谈文化的圈圈,特别是以儒家文化来评价儒家文化,其结论当然不会是别的,用“四书五经”来看“四书五经”,只能是越看越美。如果脱离传统儒家社会的实践现实,不去研究特定文化背后的成因(特别是经济成因),那么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这样的认识就不奇怪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中国文化研究缺少经济成因分析
B. 传统中国学术历来看轻经济学科的价值
C. “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想法轻率荒谬
D. 当代儒家研究学者依然没有走出轻“术”的窠臼
【上海公务员网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低碳生活的主要指减少过量的碳排放,简单理解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A、B、D项的措施和行为,都可以减少碳的排放,C项不是适度的“用”行为,属于一种浪费行为。
2.A【解析】自信的定义要点是:①坚信自己能力;②对自己充分了解;③实事求是.A项符合定义要点;B项小强在考试中胜过了小军并不表明小强其他方面一定胜过小军,是对自己的不了解,不符合②;C项不符合①;D项小涛自己不努力,却凭借古人的话盲目相信自己一定成才,不符合③.故答案选A。
3.D【解析】由定义,认知干预是用正确的理论知识来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从而影响心理活动和状态。A、B、C三项都符合。D项是提供理论知识来提高理论水平,不涉及“改变不合理的认知”。
4.B【解析】由题干最后一句可知,社会商品购买力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通过货币结算的实物收支”或“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A项的党费、C项交纳的个人所得税、D项归还的借款都不属于该范围.只有B项中的工资属于用来购买劳务的货币支出,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5.A【解析】文段重点在最后一句,即之所以会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认识,是因为中国学术历来轻“术”,文化研究从来缺少经济成因分析。B项“经济学科”范围太小,文段讲的是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而非经济这个“学科”,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为何会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认识,而非批判这一认识的轻率荒谬,排除;D项仅指出了现在的状态,且没有明确指出“经济成因”这个“术”的内涵,排除。A项准确地概括了文段的内容,为正确答案。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