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河道整治之后,如何让河水更清,总磷、氨氮等指标达标?记者昨天从水务部门获悉,沪上河道正在试点新的治疗方案,即对部分相对封闭、水动力不足、自净能力差的中小河道采用过滤水处理装置过滤过往河水,让“死水”变“活水”,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该方案效果更加明显。
虹口区水电路、华严路上的沽西浜全长300多米,身处居民区,由于河道封闭,该河道频频爆发蓝藻水华(水面上聚集大量腐烂毒素的蓝绿藻浆),水质常年处于V类水标准,两年前,该河道采用了生态治理方案,包括种植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和浮床)、安装曝气复氧装置等,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指标达到III类标准,但天一热,尤其是高温出现后,河道蓝藻水华就会出现在河道里,直接影响河道水质。
“净水处理装置是构建河道内循环系统,把河道里的水流经该装置,去掉水中的蓝藻、固体悬浮物,同时改善河水的透明度。”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说,该内循环系统就好比人体的肾,具有过滤作用,沽西浜原先是V类水,仅仅达到最低景观水标准,经过综合治理之后,水质提高,但由于水动力不足,不能自我循环,水体自净能力差,水质往往会由于外界条件变化而下降,使用了该装置,可以让水通过净化以及流动起来,水质可以保持在III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