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业以研发提升质量,大大提升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去年上海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92.7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86,位列全国第一。最近公布的上海百强企业信息数据再次显示,上海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正不断提升:去年,100强中的68家企业共投入研发资金439亿元,同比增长9.89%。其中,上汽集团、上海建工、中建八局、中芯国际、上海华谊等企业不仅研发投入规模大,而且增长率达到12%以上。
聚焦“大质量”,引领大发展
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人居质量……聚焦“大质量”,引领大发展。市质监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沈伟民介绍,近20年来,上海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从市领导挂帅的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到各区区长负责制质量绩效考评;从追求卓越的“市长质量奖”,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上海品质”,无不显示出上海对质量的认真追求。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浦东新区把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进一步发挥质量在服务科创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政府将“放、管、服”贯穿质量强区全过程,该放的放开放足,该管的管住管好。
松江区率先将质量强区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内容,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这一做法已在全市推广。去年,松江区被确立为首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之一,其“G60科创走廊”已列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这一“走廊”通过打造“质量标准新高地”,将质量和效益作为基本“坐标”,“请走”低端的落后产业,贡献了全区90%以上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
合并“大盖帽”,形成监管合力
近年来,浦东新区先试先行,探索将质监、工商、食药监和物价四顶“大盖帽”进行合并。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有效解决了原有监管体制下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碎片化管理、基层监管力量配备不均衡等问题,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环节的一体化、全过程监管体系已形成。
百姓关心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公众消费安全等高风险、重难点领域的监管效率明显提升。去年,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共检查食品企业8.4万户次,同比增长26.24%;检查药品零售企业1358户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874户次,分别是改革前的5.26倍和22.25倍;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监察2.25万户次,涉及设备85579台次,分别是改革前的54.7倍和23.7倍。行政执法机关的改革重组其实是质量监管和服务体系的重构。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上海还不断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从“毒跑道”“问题校服”到最近的共享单车治理,行业协会架起政府管理和企业自治之间的桥梁。最近出台的《上海共享自行车行业标准》和《共享自行车服务标准》,在保护创新成果的同时,及时制定行业规范,这一全国首创的行业标准为共享单车市场走向合规奠定基础。针对网上销售假冒伪劣频发的顽症,市质监执法大队近日又与电商协会签约,加快构建“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质量监督机制。
据了解,上海目前除了工经联、商业联合会和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三大全市性协会以外,还有较大规模的44个行业组织,他们不仅直接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也积极配合执法机构对行业的抽检和整改督促。另外,他们对一些质量问题企业进行告诫、规范,成为质量监管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
监查关口前移,质量工程惠民生
看得见、摸得着,质量工程也是最大的惠民工程之一。过去,质监局对产品质量管控大多体现在事中、事后抽检中,如今则将“关口”前移,对一些重点产品,尤其是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消费品采用“预警制”,及时将一些行业信息和技术标准公布,提示风险,既解决了企业生产的盲目性,也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另外,质监部门还对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检,及时通过媒体发布结果,让老百姓免遭假冒伪劣商品侵害。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市质监局与长宁、虹口、黄浦、静安、浦东等八区陆续建立“区局合作”质量共建机制,根据各区发展目标确立主攻方向,通过“项目化推进、制度化管理”,形成联动推进、又具有各自区域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
标准化和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健全,也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上海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标准的同时,还进一步聚焦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公共文化、物流、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截至去年年底,本市共拥有服务标准化试点199项(国家级33项,市级166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182项。在松江区,产品质量伤害监测工作引人注目,目前已覆盖3家二级医院和14家社区医院;该区还探索建立全市首个社区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点,在该领域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共治框架。普陀区则开展了全市首个区域质量发展指数———“普陀质量发展指数”课题研究,去年发布的“2015普陀质量发展指数”为市民参与了解质量工作提供了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