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科研领域不能以“帽”取人

2018-12-06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半月谈评论:科研领域不能以“帽”取人要想申论成绩好,关注热点不可少。上海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上海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仔细研读下文>>>半月谈评论:科研领域不能以“帽”取人

/
 
  在科研领域,评上“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百人计划”等头衔的学者,仿佛戴上了一顶神奇的帽子。许多科研院所在引进人才时莫不高看几分,大有以“帽”取人之势。

  不可否认,用“帽子”来评价人才确实简便易行,但过于看重“帽子”的光环,让这一激励机制变了味。衡量标准僵化,屡屡与资历、论文挂钩,导致一些科研人才为了早日戴上“帽子”,难以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以“帽子”为追求,不仅限制人才创造力的发挥,而且助长重名轻实、好大喜功的不良风气。

  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而有些“帽子”的评选机制未能与时俱进。比如“青年千人计划”是为吸引海外有为青年设立的,回国的优秀海归人才因此逐年增多,但同时,国内培养的高水平青年人才也迅速增长,他们中的一些人与有“帽子”的人才实力相当、难分伯仲。如果只以“帽子”来衡量,难免失之偏颇。

  科研创新需要团队合作,而“帽子”的评价机制缺乏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的结合,团队参与者的贡献往往得不到尊重和认可。长期以来,我国评价奖励体系多侧重课题的主持人,对团队重视不够,不仅不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而且一旦领军人物退休或调离,就会影响学科整体发展。

  “帽子”的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造成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不少科研单位的“帽子”只落到几个人头上,重叠程度高,资源过于集中。有的资深科研人才已经年长,评上“帽子”时依据的主要是青壮年时期做出的成果,缺乏新的创新成果;有的科研人才戴上“帽子”后工作懈怠、考核不达标,利益却不受影响。上进者看不到希望,少数人却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如此下去,必将对学术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科研领域的“帽子王”现象,究其原因,与有关单位的形式主义密不可分。比如,有些高校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引进不少拥有“帽子”的学者装点门面。仿佛“帽子”多了,研究能力就陡然提高了。殊不知,这恰恰反映了对自身研究能力的不自信:只看“帽子”之下的既有成果,不去考核引进后的新生成果;不对项目课题进行论证,就轻易把资源集中到“帽子”之下;考核走过场,造成科研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以“帽”取人的背后,是有关单位的懒政惰政。本应多倾听基层科研学者的心声,细化优化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却以引进各式“帽子”作为替代。口号上喊着“人才是第一资源”,实际行动中却目无学术,热衷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的学术交流活动,缺乏对踏实研究环境的营造。抓工作只顾眼前热闹,不顾长远发展。

  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因此,以“帽”取人可以休矣。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亟待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不唯论文、职称、学历论英雄,举荐人才不拘一格,让人才各尽其能。

  打破科研领域的“帽子王”,需要创新识才用才机制。统筹本土和海外的科研学者,与时俱进建立适应新特点的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不应指望“帽子”为科研成绩背书,而应让能上能下的灵活人才机制为科研能力保驾护航。

  具体来说,名目繁多、重复交叉的人才计划亟待整合,应更注重人的能力、实绩和贡献。自主培养和有针对性引进相结合,让人才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建立科学、易操作的科研人员分类考核机制和办法,营造“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出彩”的氛围,形成有利于人才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汇聚创新合力,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

  大国崛起,竞争无处不在。从钱学森、邓稼先、罗健夫、蒋筑英……再到黄大年、钟扬、南仁东,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闪耀着一代代科学家奋力前行的夺目光芒。引导青年一代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科学家为目标和偶像,相信科技人才会一茬接一茬成长,科技创新一定会更有前途、更有希望。 编辑:邓伽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