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最近,某“超级大班”挤爆中小学教室的新闻报道引发关注:教室里挤着99名学生,开学一个月后老师连名字都记不全。由于教室不足,教育局腾出办公楼作校舍。
一位学生抱怨,由于学校的厕所紧张,很多时候下课时间连上厕所都排不上号,尤其是女生,基本都是憋着等到中午或者下午放学才能解决。
一些家长向记者抱怨:孩子班里的学生多,老师上课管不过来,孩子上一天学根本就没有学到什么,现在孩子每个月补习班的费用远远超过学费。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说,她坐的位置有点靠后,老师声音小了,听不到老师说什么,有时候光线不好,黑板上的字也看不清。“一个班学生90多个,有时候老师上课还要带扩音器,但是孩子的学习要家长每晚辅导。”家长李女士说。
【命题预测】
大班额,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学校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区学校每个班的人数剧增,超出额定人数的班的现象。尤其在一些乡镇地区,“大班额”现象更为严重,你怎么看?
【思路解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加,城镇“大班额”现象日益加重。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当下一些地方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发展我国乡村教育,不能停留在低水平维持层次,现在的乡村学校大多“弱而小”,只有建设“小而美”的乡村学校,才能留住孩子,实现良性教育。
“大班额”现象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首先,空间的逼仄让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均受到影响,孩子在“大班”中学习,由于人数众多,老师看管照顾能力有限,可能会出现看管盲区,孩子没有得到及时关注和照顾。其次,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一些小学一个班级达90多名小学生,课堂上要做到照顾每一位学生,就连简单的互动发言可能都会花费较长授课时间,增加教师授课负担,特别是一些寄宿制班级,同时照顾近百名学生更会让教师超负荷工作,增加疲惫感,最终可能也会反馈到教学方面,影响教学质量。再次,更可能导致教育不均衡发展,名校的班额过大,也造成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并且这些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教师教起来很费力,导致不少农村教师不能安心工作,纷纷想办法进城,由此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从而加速了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乡村教育还维持在低水平,从我国乡村家庭的教育选择来看,送孩子到城镇学校读书的趋势十分明显,即便乡村有小学或教学点,也留不住孩子。另一方面是教育建设与需求的不对等,涌入城镇学校的学生太多,而不管扩建或新建都需要经费和时间的投入,所以为满足乡村孩子进城读书的愿望,只有不断扩大班额。
要消除大班额问题,必须转变发展乡村教育的思路,抓住“人、地、钱”的核心三要素,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行改革。
首先,完善教师补充机制,足额均衡配置师资。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报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备案。与此同时,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教学辅助和后勤服务问题。
其次,统筹安排学校建设用地,充分挖掘教育用地资源。盘活闲置废弃教育用地、城镇低效利用土地等,优先用于学校建设。
最后,保障财政投入,强化金融扶持。各地落实经费投入主体责任,保障解决大班额问题资金需求。鼓励商业银行为解决大班额问题提供金融服务。此外,积极探索灵活融资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唯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我国所有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现代化教育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