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18年,《半月谈》持续关注聚焦基层治理之困,求解基层治理之策,呼吁破除基层形式主义,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引发基层共鸣,也得到中央关注和积极回应。
针对基层形式主义荼毒之广、影响之深,中央及时提出明确的治理方向: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要为基层创造更加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可以说,破除基层形式主义,给基层干部减负松绑,为基层治理提速升级,成为当前治国理政不容迟疑的重大事项。
目前,各地已采取系列减负措施,有的措施初显成效,受到基层欢迎。但总体上看,耗费基层干部大量精力、给基层带来重负的各种形式主义现象依然不少。工作作风不实、体制机制不畅、治理思维不正、治理本领不强等顽疾尚未得到根本治理,基层与上级关系不协调、不顺畅,基层干部忙于应付、疲于奔命、无所适从等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基层形式主义,之所以长期整而难治、禁而难绝,一大病灶是官僚主义作祟。尽管全社会对官僚主义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严重危害早有共识,但由于文化传统、历史沿袭、体制环境等原因,我国“官本位”观念由来已久,“唯上不唯实”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甚至在新的条件下,官僚主义发生变异,产生变种,“来督查的比干活的多”“二传手干部”等现象出现,就是明证。
体制机制之弊,同样让基层难以轻松摆脱形式主义束缚。本应各尽其分、各司其职的制度安排,却由于责权利不清,属地管理原则被曲解滥用,层层落实异化为“层层甩锅”“层层加码”“层层督导”。一些上级部门权大责小,“管得着”却“看不见”,长期以来惯用“文来文往”布置任务;基层权小责大,“看得见”却“管不着”,有时为了完成任务打擦边球、搞变通,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走偏的政绩思维、治理惯性,也容易造成基层的心声和期盼被忽视。毋庸讳言,重城市不重乡村,重上级不重基层,重显绩不重实绩,是部分领导干部的“施政心得”。有的领导干部对基层情况比较隔膜,对基层干部漠不关心,到基层调研三心二意,对基层难处缺乏体谅。如果向上汇报多,向下倾听少,出入楼堂馆所多,深入基层一线少,那么关心关爱基层无疑只是一句空话,基层做事也容易沦为作秀。
基层干部“本领恐慌”“能力欠缺”,则是形式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当前,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要改还没改的都是“硬骨头”,从上而下部署的改革任务很重,难度也不小。这些都需要各级干部以高度的政治智慧、灵活的工作方法、扎实的知识本领,将其一一落实到位。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少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知识储备无法快速适应这一更高要求,一些硬任务完不成时,就想办法对付过关。
以上种种都是滋生基层形式主义的土壤,根治这些深层次病灶,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济事,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时下,基层干部群众对禁绝形式主义,抱有很高的期待。一些基层干部希望,今天中央下文,明天问题就迎刃而解。一旦情况不如预期,他们就容易产生怀疑心理、消极情绪,认为又是一阵风、做样子,自己先泄了气,甚至做了形式主义的推手。实际上,中央已把治理形式主义摆在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决心和力度都是空前的。但正如上面的分析,根除基层形式主义的深层次病灶任务繁重,期望一战而胜,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当然,这绝非找借口,更非知难而退,而是提醒我们,必须制定打“持久战”的路线图。既要注重眼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快速治标,又要力争治本。治标的关键在于加大基层减负力度,集中整治基层乱象,有效遏制形式主义蔓延态势。治本的要义在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找出路,诊治形式主义的深层次病灶,同时以“钉钉子”、啃“硬骨头”的精神,坚持不懈按照中央要求推动相关措施落准、落实、落细。
基层干部也应把自己摆进去。基层既是形式主义的直接受害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直接参与者。虽然基层干部很多时候是被裹挟,但也不乏为了投上所好故意为之的情况。要查找自己工作中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问题,尽力予以纠正克服;对基层存在的形式主义作风,要敢于揭露、勇于斗争,不能听之任之,甚至随波逐流。唯有如此,基层政治生态、作风面貌才能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