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对行测必然性推理备考的过程中,“假言命题”可谓是一大绊脚石,许多考生也对这一命题望而生畏。其实,假言命题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攻克,我们说假言命题的本质就是表示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一种命题,而其中的条件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中,也存在着一种推出关系,综上,假言命题就是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的一种命题。那么,假言命题的做题精髓就是能不能快速准确的在文段中找到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如果找得准,那么只需要和选项进行比对即可。那么如何高效的寻找充分和必要条件呢?相信很多考生还是在用自己的理解通过推出关系的含义来分析,从而确定充分和必要条件。这样的寻找方法费时费力,还不能保证做题的正确率,在考试中也是不占优势的。因此,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快速准确的在假言命题中找到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从而提高做题的整体效率。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什么叫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呢?在一个假言命题中,先描述充分条件,后描述必要条件的就叫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那考生们在考试中拿到一个假言命题时,如何通过一些标志去快速确定此命题是不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可以通过既定的关联词进行判定,常见的连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关联词有:
1.如果……那么/就……
2.只要……就……
3.若……则……
因此,以后只要看到题干中的假言命题是用上述关联词进行连接,那么这个假言命题就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只要/若后面是充分条件(A),那么/就/则后面是必要条件(B)。
【例题1】有一句歌词:“如果不经历风雨,那么怎能见彩虹。”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
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B.若经历风雨,则能看见彩虹
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
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
【解析】B。首先,题干中出现了一个用“如果……那么……”这个关联词连接的假言命题,因此可以确定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前是充分,后是必要,题干的推出关系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A项,“只有……才……”连接的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在后,必要条件在前,因此是后推前,只有后面经历风雨是非A,才后面能见彩虹是非B,非B→非A,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完全正确;B项,“若……则……”连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前推后,若后面经历风雨是非A,则,能看见彩虹是非B,因此B项是非A→非B,错误;C项,“除非……否则不……”连接的假言命题,是后推前,除非后面经历风雨是非A,否则不后面能看见彩虹是非B,因此C项是非B→非A,正确;D项,“凡”就是“如果”的意思,所以也是非B→非A,正确。所以答案选B。
【例题2】城市水网的管理是个难题,要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只能通过水管工人们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是他们的实地调查,此外别无他法。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确定:
A.没有水管工人将无法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B.如果不进行实地调查就不可能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C.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足以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D.进行实地调查就可以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解析】A。题干“要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只能通过水管工人们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是他们的实地调查,此外别无他法”等同于“如果要发现水网问题,那么要通过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实地调查”充分条件(发现水网问题)→必要条件(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实地调查)。A项,非B(没有水管工人的经验判断和实调查)→非A(无法发现水网问题),正确;B项,不进行实地调查不能让非B成立,所以错误;C项,B(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A(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错误;D项,B(进行实地调查)→A(发现问题),错误。故答案选A。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什么叫做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呢?在一个假言命题中,先描述必要条件,后描述充分条件的就叫做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我们在考试中拿到一个假言命题时,有可以通过哪些关联词去快速确定此命题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呢?常见的连接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关联词有:
1.只有……才……
2.除非……否则不……
因此,以后只要看到题干中的假言命题是用上述关联词进行连接,那么这个假言命题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否则不后面是充分条件(A),只有/除非后面是必要条件(B)。
【例题1】只有抓好基础教育的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为了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必须要有过硬的教育水平。
由此可见:
A.我们必须要使全社会都关注教育
B.为了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必须要抓好基础教育的建设
C.为了使教育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要增加高校教师的薪酬
D.为了抓好基础教育建设,要让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解析】B。文段中“只有抓好基础教育的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因此推出关系为:教育水平迈上高台阶→抓好基础教育建设;其次,“为了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必须要有过硬的教育水平”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出关系为:立足于强国之林→有过硬的教育水平。根据假言命题的传递性,可得出:立足于强国之林→有过硬的教育水平→抓好基础教育建设。A项,全社会都关注题干未提,排除;B项,A(立足强国之林)→B(抓好基础教育建设),正确;C项,增加教师薪酬文中未提,排除;D项,拥有本科学历文中未提,排除。答案选B。
【例题2】除非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否则我对我的行为不负有道德责任。因为一个人若无力避免某种行为,就不应被认为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对上述论证最正确的理解是:
A.如果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那么我做出的行为是可以选择的
B.只要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我就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C.一个人如果能避免某种行为,那么,就应该认为他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D.一个人如果能做出行为选择,那么,某种行为就是他能避免的
【解析】A。文中“除非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否则我对我的行为不负有道德责任”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因此A(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B(我能够做出选择);第二句“因为一个人若无力避免某种行为,就不应被认为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故A(无力避免某种行为)→B(不应该负有道德责任)。两个假言命题间并不存在传递性。A项,A(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B(我做出的行为是可以选择),正确;B项,B(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A(我就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错误;C项,非A(能避免某种行为)→非B(他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错误;D项,做出行为选择和能避免某种行为之间没有推出关系,错误。故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