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政策
智库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现代智库,作为重要的智慧生产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泉源,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趋势。
(一)问题表现
1.定位出现混乱。
目前,中国智库建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泛化、泡沫化、低水平传播等倾向。近几年智库数量大幅上升,但有一些商业机构以及完全不具备智库建设基本资质的机构也摇身一变为智库,导致智库泛化现象。
2.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与国际一流智库相比,我国智库在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其研究质量与思想创新能力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针对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不够,不少智库研究仅停留在媒体评论、资料分析上,远未达到国家决策所需的智力支持水平。
3.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国际关系的需要。
目前,中国智库的国际化速度、广度以及国际影响力,尚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国际关系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智库数量较少,智库公共外交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1.智库思想创新力的不足,导致了影响力的薄弱。
2.官方智库改革乏力,缺乏核心推动力,民间智库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引领。
3.当前大学智库在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建设上面子工程较多,核心管理和研究人员普遍由兼职人员构成,使得大学智库成为漂浮在大学中的孤岛。
(三)影响分析
1.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
2.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提出对策
1.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共建。
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组织管理、经费管理制度、国际合作等机制改革
3.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落实信息公开、重大决策征集制度、政策评估制度等。
4.加强组织领导。重视智库建设,完善管理,加大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二、热点案例
案例1: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展迅猛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简称CCG,该中心是凝聚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建言献策的一个高端平台,是海外留学人员、国际专家、华人华侨学者和国内专家学者智慧交融的一个智库。致力于把海内外不同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中国与全球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的研究成果集合起来,使这些研究的思想和成果对中国改革开放和与国际接轨起到推动作用,成为中外交流的高端平台和桥梁。
案例2:东北地区引进“银发”智库人才
2017年,东北地区还将东南沿海省份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老学者等纳入引才范围,他们当中有一大批是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引进“银发”智库人才,不仅促进了东北地区教育、医疗等事业的发展,而且加强了与人才所在地的合作创新。
案例3:习总书记倡议建设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倡议下,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精神联合组建的研究机构。研究院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为更好地发挥清华大学服务社会职能,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名言警句
1.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2.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孙中山
3.只有这亲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歌德
4.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王安石
5.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习近平
6.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习近平
7.“一带一路”要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智库合作网络。——习近平
8.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为智库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