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退居二线”是好事还是坏事?

2019-11-15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了解公务员机关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尤其是在机关担任领导干部支部的公务员,很多人在临近退休之前的两三年,有可能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公务员“退居二线”。公务员退居二线之后,通常情况下,享受的工资待遇没有变化。但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过去的一些政治待遇,就可能会出现变化。尤其是对于那些在“退居二线”之前、身份是一把手的公务员领导干部而言,退下来之后,不再是领导干部,也不再享有“一言九鼎”的权利了。
 
  公务员“退居二线”,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对于公务员领导干部而言,对于“退居二线”,到底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呢?针对这个问题,不熟悉公务员体制的人,可能就知之甚少。有人觉得,公务员“退居二线”,对于很多年富力强的公务员不公平。也有人觉得,实行公务员“退居二线”,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是好事,能够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公务员“退居二线”呢?
 
  在一部分人看来,实行公务员“退居二线”,对于公务员体制,是有好处的。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创新精神是有限的,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在机关工作三四十年之后,体力和精力都会出现下滑,尤其是会出现思维固化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他们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但是,如果让他们持续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工作中的创新创造活力,就显得不足。相比之下,如果让他们退居二线,让年轻一点的干部上来,而这些“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对于年轻干部进行指导,这对于公务员生态而言,是一件好事。
 
  也有人认为,现阶段,我国的退休年龄是60岁,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即便到了60岁,都还处于年富力强的状态?在公务员体制内,五十多岁的年纪,很多人正是干事创业的好年纪,如果在这种时刻,突然让他们“退居二线”,其实是公务员机关的一种损失。
 
  那么,公务员“退居二线”,到底公不公平呢?对此,小编的理解是这样的,只要不实行公务员退居二线“一刀切”政策,而是结合具体的公务员机关的实际,来执行公务员“退居二线”这个政策,小编认为,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统一规定,公务员到了55岁或57岁,就要“一刀切”,这样就会使公务员“退居二线”的意义变了味。但是,个别情况个别对待,对于一部分经历和体力已经过了最佳时期的领导干部,让他们“退居二线”,小编认为,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推动。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