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 M市D区是省内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的试点地区,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相关的试点工作。不久前,D区记者小菲就本区科技特派员的情况,对区科技局副局长李明进行了一次采访。在采访中,李局长感叹道:“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
“我们的科技特派员大部分是行业领域的专家、大学生,有的讲授得偏重于纯理论,对农民来说,太过于抽象,不接地气,不实用。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得不到农民欢迎的。再者说,术业有专攻,本是种蔬菜的农民,要是派一个专攻苗木塔养的工作人员给他,又能有多少用呢?”李局长认为,“农民需要和专业领域对口的,有真才实学的,能听懂田坎语言的科技特派员对接,而非流于形式的 ‘拉郎配’。”
D区目前共有440多个行政村,但科技特派员总共才82名。这令李局长忧心。“在这支队伍里,60来岁的根本不算老,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想想这些老人们还能在田坎上、果林里跑几年?而一个大学生想要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起码要跟着老特派员学习两年。但是,有多少大学生愿意跟着天天进村下地?我们这些年过花甲的特派员又有多少精力来带这些‘徒弟’呢?”
D区的村民老蒋也对小菲说道,“去年我养土鸡,上面给我安排了个科技特派员。结果每次来就是帮我喂喂鸡苗,陪着唠唠嗑。后来我怀疑有些鸡苗害了瘟病,找他帮忙看看,他却说没事,叫我放心。结果后来几百只鸡全部染上了鸡瘟,让我损失惨重。”
对此。老蒋村里的村支书老周也表示无奈:“现在我们这对特派员的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要是他们干好干坏都一个样,是很难有积极性的。如果能通过建立责任连带制度,并让特派员们以技术入股分红的话,他们和服务的农户就会‘同呼吸、共命运’,双方都可以受益匪浅。而且乡亲们也知道好的特派员不好找,可现在村里也都通了互联网,能不能像很多医院开通网上诊断一样,通过远程视频,让特派员们给村民们的庄稼家禽们把把脉,号号病?”
同时,小菲对全区82名科技特派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有近三分之二的科技特派员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赴于老化,需要更新丰富。而同时, 80%的科技特派员表示因为工作关系,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自行组织学习,但如果有相应的知识讲座、 观摩交流会的话,他们会积极参加,有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也不愿错过。并且这些特派员有不少同专业同领域的朋友、同学其实也有成为服务农村的科技特派员的意愿,但最后都因为工作忙、不在本地, 不在政府指派培养范围内等原因而作罢。
据悉,D区计划近期开展服务活动。围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 建立一批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对接国家、省里的“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平台”。为此, 小菲感叹道: 这样的计划固然是美好的,但用好科技特派员的前提是科技特派员好用、够用啊。
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D区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紧扣材料,内容全面;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参考范文】
D区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过程中问题如下:
1、帮扶流于形式,讲授内容偏重于纯理论,得不到农民欢迎,农民需要和专业领域不对口,科技特派员听不懂田坎语言。
2、人才储备不足。人才队伍年龄大,且培养机制不完善,岗位吸引力差。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积极性差。部分人员不在政府指派培养范围内等原因而作罢。
3、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过于老化,更新丰富不及时,科技特派员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去自行组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