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公考申论指导:如何概括变化

2020-05-28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写作文需要文采又引经据典?写作文需要背范文?写作文需要积累好词好句?这些常见问题是考生对于申论大作文最普遍的认知。谁知,却偏离写作最基本的要求,语言通顺、逻辑清晰、论证深刻等,那么,以上的侧重点便属于舍本逐末,未了解作文的本质。
   更多上海公务员考试资讯可以关注上海公务员资讯网公众号,微信号shgkworg
   更多2020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 2021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

如何概括变化

  归纳概括题有一类概括变化类题目,这类题目的考查形式比较新颖,难度较常规的归纳概括题更大,可以更加有效的体现出考生之间的能力水平。因此在这里,小编向大家分享一些概括变化题目的作答技巧,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我们要了解概括变化类题目的外在形式是什么样的。我们以几道国考与省考的试题为例:“根据给定资料1,归纳提炼改革开放以来,赵家村发生的变化。”(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县级考试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1”,请概括小张家乡出现的新变化。”(2019年国考市地级考试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从以上三道题的题干我们可以看出,概括变化类题目会在题干当中直接要求我们归纳提炼、概括或者分析变化,其核心词汇“变化”会直接在题干之中体现,所以我们的区分难度并不大,审题阶段普遍不存在问题。

  第二,当我们明确了这道题需要我们寻找变化之后,就要知道变化的具体体现形式是什么。从而才能回到材料中寻找与之相关的表述。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变化就是指状态上发生改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状态:从无到有与从有到无;从好到差与从差到好;从好到更好于从差到更差;从A变成B。那么我们就只需要回到材料当中来寻找与作答主体相关的以上几种状态的改变即可。

  第三,回到材料中如何寻找变化。我们以2019年山西省考乡镇第一题中的两段材料为例:材料一:“苦菜、烧圪卷、麻汤饭、酸菜,现在作为特色饭菜招待远方客人,可在老赵眼中,这些都是有时代印记的饭菜,‘那时偶尔吃个玉米窝头都幸福的不行。’老赵说,那个年代孩子们盼望着正月到来有肉有饺子吃,条件好点的还能穿上新衣服”。材料二:“1978年,来自远方的‘包产到户’消息传遍了黄土高原的每个乡间田野,大家都期待的分田到户,让老赵看到了希望。‘把地分到户以后,村民干劲十足啊!天不亮全家有劳动力的都上山劳动,直到晚上看不见才回家。山地上全部种的是小麦、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平地上家家户户都种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不到第三个年头,交过公粮后自家的粮仓再也没有空过。’老赵说,从那时起,孩提时代憧憬的顿顿吃白面,成为了家常便饭。‘早上吃白面馒头,中午吃白面面条,招待亲戚客人再也不用问邻居家借了,肉也不再是过年的奢侈品。’老赵回想着过往由衷地感慨。”

  通过对材料一的内容梳理,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段都是在围绕之前赵家村村民的饮食情况进行描述,得出之前人们的饮食条件差,人们吃玉米窝头都幸福的不行、盼望能够吃肉,并不能找到题干要求的改革开放以来赵家村发生的变化,还需要继续梳理材料二,而在材料二中我们可以找到“1978年”以及“分田到户”的表述,明确时间是改革开放以后,主体依旧是赵家村,但是饮食情况发生了改变:山上种的都是粮食作物、平地上种时令蔬菜、吃白面成了家常便饭、肉不再是奢侈品。此时,通过对材料一、二的对比阅读,才能够明确这里的变化体现在饮食情况上,具体变化的地方也就找到了。因此,概括变化类题目的找点重点在于对材料的对比阅读,通过前后文联系确定答案要点。

  第四,寻找变化时有没有什么快速的方法呢?答案是必然的,在我们的基本认知中就有一些词本身就带有变化的含义,例如:改变、变化、越来越……等词语,在我们的作答之中就可以重点关注此类词语。同样以试题材料为例:“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我的业务也好了起来。”(2019年国考市地级材料一第三段),通过阅读材料,根据“越来越……”的表述,直接可以提取出来的一个变化就是“网购人数增多”。

  概括变化类题目虽然是一种新的考查形式,但各位考生无需过分担心,其作答本质仍然是要从材料中去获取要点内容,只要我们掌握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一类题目依然可以迎刃而解。
 

更多上海公考资讯


可添加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shgkworg

、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