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情不等同于民意,但社情包含着民意;民意不等同于社情,但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社情包括民情
B.民意不包括社情
C.一般说,社情就是民情
D.反映民情就是社情
2.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迫于生计2000万山东人相继踏上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关东大地。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是一部表现了山东百姓迫于生存闯荡东北的历史传奇故事。通过朱开山一家闯关东的经历,浓缩了从1904年至1931年“九·一八”爆发的历史,通过对一个普通人家闯荡历程的追踪,完成一个小业到大业、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塑造,讴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部剧深深写透了民族的魂魄,抓住了民族的品格。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朱开山一家跌宕起伏的命运抓住了观众
B.作品把“家族史”和“社会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C.以百年传奇故事映照中华民族精神
D.闯关东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山东精神
3.所谓“建筑艺术”指的只是建筑的“艺术性”,单纯就此而言,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纯艺术的“艺术性”相较,有时并不在其下,甚至还可能超过而且不可替代。但除了纪念碑、纪念塔、凯旋门等极个别者几乎可以视同为雕塑那样的纯艺术以外,建筑多具有实用功能,不能与其他纯艺术作品简单混同。
这段话主要阐明的是( )。
A.建筑艺术与纯艺术有差异
B.建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C.建筑中只有部分是纯艺术
D.建筑艺术具有不可替代性
4.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对于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弥补我国资金的相对不足,建设一批国民经济急需项目;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可以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还可以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 )。
A.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C.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D.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可以增加建设资金
5.经媒体发掘而走向台前的众多“最美”事件表明:尽管当代中国社会在急剧的转型时期遭遇了道德价值层面的剧烈动荡与重构,但美德仍然流布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流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最美”事件是平凡人的平凡作为,而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作为,却极好的诠释了道德的实质,即人对自身生活的自主反思和自觉要求。它体现的是人的内在价值追求,而非被动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这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最美”出自平凡
B.崇尚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C.道德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追求
D.“最美”事件带来的道德启示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通过文段中“社情不等同于民意……但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可知,在许多情况下,社情就是民情。因此,了解反映社情民意,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文段强调的是”社情“,而A、D选项没有涵盖主要观点,故排除A、D选项;B选项本身不正确,故排除B选项。D选项正确的指出了民情与社情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C
解析:
根据提问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先说闯关东的背景,然后介绍了《闯关东》的故事,最后一句为文段的主旨句:这部剧深深写透了民族的魂魄,抓住了民族的品格。关键词为”民族精神“,故正确答案为C。
A、B选项均未体现出”民族精神“的含义。D选项中”山东精神“概念文段未提及。
3.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题目第一句首先明确了“建筑具有艺术性”,其后的关键词“但”表达了建筑还具有使用功能。因此整段话主要说明是建筑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B为正确答案。A项、C项涉及建筑和艺术的关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表现,D项“不可替代性”文中并未涉及。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C
解析:
根据提问“中心思想”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文段的观点即“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对于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后面用四个并列句来具体论述该“重大意义”,所以首句即为文段的中心思想,C项所述符合。A、B、D三项均为“分”部分论述的一个方面,不构成主旨,都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D
解析:
我们先要找到文段的重点句。最后一句话有指示代词引导,为文段的重点所在。它强调的主体是“最美事件”,说明的意思是“最美事件”带来的道德启示,所以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