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面试考试涉及的知识非常的广泛,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小锦囊囊中羞涩,平时看的文章基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娱乐花边”,然而这些并不是在公务员面试当中的考试重点,大家也非常的清楚,自己了解这些信息无非也就是满足一下日常闲聊的兴趣和同龄人有一些谈资罢了。
前段时间“3·15”晚会热播,各位小伙伴一定被一种食品刷新了自己的三观,是不是一说到这画面感蹭地就上来了,某商家“足时发酵”的酸菜竟是土坑发酵的脚踩酸菜。这个社会现象大家都是了解的,可是让我们谈谈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大家可能就觉得哑口无言了。大家觉得这么新鲜的事件自己没有好好了解过,所以觉得难以启齿,其实知识的分析还是要触类旁通的。我们可以先直击这件事的主题:“舌尖上的安全”也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在这次“3·15”之前其实也有很多类似事件的曝光比如年代久远些的“三聚氰胺”,抑或是近期曝光的某奶茶店对“日期标签”周周更换,只要商品不变质就继续使用。这些事件反映的本质都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的法律要求进行的违规操作。说到这里大家是否觉得这件事不过是同类事件的一个新的表现其本质是一样的。小伙伴们是否有一些想法了?有的小伙伴可能就会想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关系着百姓的身体健康,人命大于天,“舌尖上的安全”必须保证,这是对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负责。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想到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反映的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于市场的监管力度与处罚力度不够。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企业既充当着守门员又充当着裁判员,这种自己生产自己发合格证的手段只是企业的内部检验,不应该成为政府职能部门推卸抽检责任的理由,除了日常的常规送检,也要增加临时的突击抽检,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想到是处罚力度不够,违规生产企业年年有,每次都被处罚然而此类事件依旧层出不穷的原因是处罚力度不够,国外对食品安全企业有着明确的标准和近乎苛责的处罚规定,然而国内的处罚标准相比违法企业获得的巨额利润来看依旧显得杯水车薪、隔靴搔痒。国家应该尽快修整食品安全处罚标准,与时俱进,发挥利益杠杆作用,用严苛的法律倒逼食品生产企业依法依规生产。只要各位小伙伴能讲之前的同类知识带到新鲜的事物当中,就能够对于一个新话题消除陌生感。包括“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这些重大科技领域的突破创新大家不清楚,一样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找到本质是科技的创新和自强,联想到自己熟悉的知识一样可以分析出相关的要点。因此,对于知识的积累要学会触类旁通,加上自己的一丝丝思考,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说的也正是个别小伙伴机械地积累吧。
相信各位小伙伴了解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按照此方法积极调整,一定可以在考场上轻松作答,快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