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2022年大学生总数超过一千万,受疫情及全球经济影响,2022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慢就业”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全社会各界要继续“扩就业、稳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角度解读
主要问题
1、2021届高校毕业生仍在求职2022届却将进入就业市场,双届叠加现象明显。由于疫情影响下,2021届毕业生中部分学生仍未得到解决,部分2021届学生考研考公失败,刚进入就业市场,加之2022届毕业生即将毕业进入就业市场,人数叠加现象严重,岗位供求矛盾突出。
2、受经济下行、政策影响,企业缩减大学生招聘需求,进一步压缩毕业生就业空间。疫情反复,“双减”政策推出等情况,导致部分企业难以维系,或是企业岗位趋于饱和,进一步使得就业岗位压缩,无法容纳新一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严峻。
3、企业招聘又现隐形门槛,偏向“第一学历”。由于经济、政策、人数等多重影响,企业所需人才能轻易获得,便出现部分企业以性别、户籍、学历等为由进行偏向性筛选,导致许多大学生无缘心仪岗位,加剧就业困境。
对策措施
1、扩大就业岗位供给,发挥互联网+就业等新型就业形式吸纳就业的作用。当前疫情下受影响最小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必属互联网+行业,在如此情况下,应当在互联网行业扩大岗位供给,给予更多大学生就业机会,吸纳就业,助力发展。
2、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对招聘单位的跟踪和监察。越是艰难越要向前,在当下情况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大力打击设置隐形门槛、胡乱收取培训费用等乱象,从政策处罚的硬性措施到道德约束的软性措施两手抓,进一步加强就业的平等性。
3、助力中小企业纾困发展,发挥其吸纳高校毕业生作用。经济波动较大的状况已成定局,在此状态下,作为我国重要经济来源的中小微企业,想要其能够站稳脚跟,必然离不开对它的扶持与帮助,应当大力推进政策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让其充分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从而改变就业岗位不足的现状。
积极意义
1、助力国家经济建设。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源动力,大学生能否更好地参与社会建设,能否更好就业直接决定着未来国家的发展,只有大学生能够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才能更好建设国家。
2、助推创新型国家发展。当代大学生大多接受新型教育方式,从不同角度接受新事物,对互联网大数据有更清晰的了解与掌控,当大学生能更好地就业时,才能更好地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力。